欢迎光临专业集成电路测试网~~欢迎加入IC测试QQ群:111938408

专业IC测试网

当前位置: 网站主页 > 测试工程 >

浅谈ATE DC 测试 -- 为什么是IIH/IIL,而不是VIH/VIL?

时间:2025-07-11 20:25来源:半导体ATE测试 作者:ictest8_edit 点击:

 

"芯片如何准确识别“0”和“1”?传统答案指向VIH/VIL——电压门槛。但在精密复杂的现代芯片中,一个更关键的指标悄然上位:电流。IIH(输入高电平电流)和IIL(输入低电平电流)测试,正成为评估芯片输入性能的核心手段。它不仅仅关乎信号识别是否准确(目的),更深刻影响着芯片的功耗抗干扰能力长期可靠性。这项测试如何贯穿芯片设计与制造的环节,特别是与关键的晶圆验收测试(WAT)参数息息相关?本文将为您解密。"

IIH:驱动高电平(H)时的输入(I),电流(I)值,IIH/IIL测试又被称为Input Leakage test ,主要描述DUT输入引脚施加极限电压(VDD_Max, VSS)时的漏电流是否超标

1. 为什么进行IIH/IIL测试而非VIH/VIL测试?

VIH/VIL测试目的:验证输入引脚能够正确识别的高/低电平电压阈值范围(Typical:VIH_Min = 0.7*VDD_Max, VIL_Max = 0.3* VDD_min)

VIH/VIL 是设计验证项目,一般采取如下项目确保VIH/VIL的鲁棒性:

①工艺角设计(PVT Corner)

设计阶段仿真覆盖: FF(Fast-Fast),SS(Slow-Slow),TT(Typical),FS(Fast-Slow),SF(Slow-Fast) 等工艺角。

确保在所有工艺/电压/温度波动下,VIH/VIL 满足规格

HighLight:实际生产中若因参杂浓度等原因,某批Wafer出现整体工艺漂移也可通过 IDD & IDDQ 监控(如原定工艺角为TT±1σ,实际生产出的Wafer为:FF±1σ, 此时FAB 厂会因 WAT 标定数据明显异常而hold Lot,即使芯片流入Design House,在进行常温CP 测试或盲封FT 常温测试时 也会因 IDD & IDDQ 的实测值明显离群而reject )

②Guard Band(保护带)设计

实际设计阈值比规格更严苛(如规格 VIH_Min=0.7*VDD_Max → 设计为 0.65*VDD_Max),为量产波动预留安全裕量

HighLight:随着芯片大规模集成,芯片尺寸在市场需求下逐步压缩,单颗IC内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呈指数型增长趋势,芯片内部I/O Mux 和DFT技术(Design For Test)的引入导致I/O 口的输入输出性能要求愈发严苛,在设计初期及各个仿真节点引入 Guard Band 设计是十分必要的。

③特性测试(Characterization)

首轮流片后,在实验室EVB 板上按照corner 表抽样测试 VIH/VIL 并生成报告,若结果符合预期,则免测量产。

若该项需要ATE & EVB correlate,在ATE上采用 Vsearch 方式进行VIH/VIL 测量。

HighLight:推荐在Bring Up阶段 在EVB 板上进行所有corner 的 VIH/VIL的抽样测试,必要时可考虑进行三温测试,以便尽早暴露问题。一般在characterzation 阶段进行此参数的ATE测试,Fix IIL/IIH 采用VSearch 的方式扫出VIH/VIL 的具体数值。  


通过以上三种方法,可避免VIH/VIL 的常见的失效场景:

a. 制造过程中Wafer整体工艺漂移 --by ①②
b. 芯片存在设计缺陷 --by ①②③

而若芯片漏电流过大会导致

a. 芯片在某些功能模式下功耗偏大(需要异常I/O频繁操作的功能项目)--未进行Leakage 测量时,无法快速准确定位异常I/O,当相关项目Power Spec Limit 较松时,则可能导致Fail 芯片逃逸。

b. 芯片驱动端负载能力下降--与I/O 输出性能叠加导致 I/O FanOut 能力不足,Root Cause 无法快速定位。

C. 芯片信号完整性劣化--上升沿/下降沿变缓导致DFT或Function 测试时timing 布置困难,某些高速测试项因传输延时导致IP 测试Fail。 
 
因此 IIH/IIL 是 量产测试的必测项,直接关联芯片可靠性。
 
2.测试目的
IIH : 输入管脚(I/O 在输入模式下)到VSS 阻抗
IIL :  输入管脚(I/O 在输入模式下)到VDD 阻抗

IIH/IIL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I/O 输入阻抗满足IP wander 提供的设计参数要求(I/O 区分及常见wander 可参见 --IC信号与电源引脚对比解析)。并确保I/O 在不同Function 工作模式下输入端不会吸入高于器件规格书定义的IIH/IIL 电流。此测试项是验证和发现CMOS 工艺制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的重要方法。
 
3. IIH/IIL 与芯片WAT 参数关系

Ioff_Junc(反向偏置结漏电流):因离子注入浓度偏差导致Ioff_Junc 变大,进而导致IIH/IIL 超标· 

Isub(亚阈值漏电流):因硅化物穿透结深 导致标定电压下Isub 抬升,进而导致高温下漏电流倍增。

GOI(栅氧完整性): 输入输入级反相器的栅氧缺陷导致栅极漏电,会导致IIL异常,主要表征为:TZDB(经时介质击穿电压),Qbd(击穿电荷量)和 Ig_off(栅极关态漏电流) 参数。

STI/LOCOS(隔离结构性能):STI边缘的寄生晶体管漏电(如相邻N+/P+扩散区间)会导致IIH异常,主要表征为:R_sti(浅槽隔离电阻) 和 Vbd_sti(隔离结构击穿电压) 参数

Rc & Vbd_M1: Rc(接触电阻), Vbd_M1(金属-金属间击穿),接触孔肖特基势垒异常或金属桥接会改变ESD保护电路的工作点,进而导致IIH/IIL非线性跳变
 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用户名: 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